图为台媒报道截图
Google Earth分辨率愈见提升,左营港内不少动态因此被曝光,包括一架S-70C反潜直升机在港内飞行,附近有泊靠的两栖船坞舰“玉山舰”,推测可能在实施直升机甲板落舰程序;水星码头外则有“海龙”或“海虎”潜舰正航行进港准备泊靠,水星码头泊有一艘“海狮”或“海豹”潜舰外,另有一艘“海龙级”潜舰集吊车与搬运车,类似在进行鱼雷或反舰导弹吊放,但因此处并非危险品码头,推测进行补给物资吊放,准备实施耐航训练,或正进行有关装备吊放。
Google Earth此次更新的卫星图像中,左营港内有两艘一级舰正要出港,一艘“海龙级”潜舰已返港正要泊靠,潜舰船艏可见多个突起物,疑为天线。此外,左营港南侧波堤外,台军方正在赶工增加减淤、清淤水上工程。
而台海军投入431.5亿元(新台币)经费,要以9年时间执行6艘“康定级”军舰(拉法叶舰)的“战斗系统性能提升案”,并大幅换装军舰上的雷达、导弹发射系统以及配置的防空、反舰导弹。此次Google Earth图像呈现出此案首艘原型舰已泊于左营港内,船舯舰岛已搭起鹰架,显然已开工进行装配。而附近还泊有台湾“中科院”测试相位阵列雷达与垂直发射系统的“高雄舰”。一张卫星图像披露台海军多项化战备行动。
经济观察:再造一个新广东,民企如何发力?****** (经济观察)再造一个新广东,民企如何发力? 中新社广州2月3日电 (孙秋霞)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,2022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(GDP)超12.9万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连续34年位居全国第一。如今广东,量的增长到了平台期,亟需取得质的突破。近日,“制造业起家”的广东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“制造业当家”,实现“再造一个新广东”。 民营企业作为广东的生力军应当如何作为?业内人士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,拼价格、拼土地、拼劳动力的粗放式增长已不可持续,广东民营企业要进入各自产业链的中高端,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转型升级,同时通过国际化发展做全球生意。 过去五年来,广东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,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、绿色石化、智能家电、先进材料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。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、厅长涂高坤称,接下来,广东将实施工业投资跃增计划,力争2023年广东全省工业投资实现10%以上增长。 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,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传递一个重要信号是推动经济重回增长轨道,民营企业要关注这个大趋势,每家企业都应研究在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上做好文章。 沈明高指出,数字技术是当代最重要的通用技术,其广泛应用将再造生产流程。他介绍道:“数字化有两大痛点,首先是无形资产的投入,欧美无形资产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达到了40%;其次是标准化,只有标准化才能发挥规模优势,实现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。这两个痛点如何打通,对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将带来实质性的影响。” 在广东省政府参事、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主任王珺看来,从短期看,当下政府出台了很多刺激消费的政策,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,把主业做好做精就是企业最好的机会。他进一步指出,营商环境是中长期的重要内容,企业家敢于投资首先要对制度有信心,营商环境要逐步朝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方向优化,给投资提供信心支撑和制度保障。 制造业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核心在于创新。公开数据显示,2022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200亿元、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.26%。 “广东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,需要在科技创新、管理创新甚至是商务模式创新方面下功夫,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转型升级,进入各自产业链的中高端。”广东省工商联主席陈志列指出,广东企业不能只做全国生意,要做全球生意,公司的财务报表、沟通语言、管理模式、人才等都需要国际化。 当前,广东持续狠抓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。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吴育光透露,该省将实施工业技术改造“双增”行动,2023年新推动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。 广东远光投资集团董事长蔡仲光表示,民营企业技改需要政府赋能,用财力撬动,推动制造业实现智能化,减轻生产成本,这样企业在全球竞争、行业竞争当中都有优势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