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和白芽奇兰(资料图) 第五届知交会暨地博会组委会 供图
其中,白蕉海鲈是该专场会上最“吸睛”的“明星单品”之一,获得了众多观众的青睐。据介绍,白蕉海鲈是珠海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之一,其肉多刺少,营养丰富,具有极高食疗价值。目前,白蕉海鲈养殖水域超3万亩,年产量高达12万吨,产品行销全球各地。
“我们马来西亚有一道酸辣鱼的家常菜,白蕉海鲈肉多刺少,用来做这道菜应该很不错。”喜欢烹饪的杨小姐来自马来西亚,在“广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专场推介会”看到白蕉海鲈的推介展示后,开心地向记者表示。
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谢红表示,地理标志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,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,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。截至2022年11月,广东累计获批涵盖初级农产品、加工食品、道地药材和手工艺品等领域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2个,累计注册有效地理标志商标119件。
第五届知交会暨地博会组委会表示,“广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专场推介会”让广东地理标志“走出去”,扩大相关农产品的知名度,助力农户增收致富,推进地标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消费者的厨房餐桌,提升地标产业竞争力和整体收益。(完)
民进党当局禁大陆白萝卜等产品,被批“为报复而报复”****** 【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程东】台湾出口到大陆的多项食品因未完成注册而陆续暂停后,民进党当局不但诬称大陆“突袭”,还禁止大陆白萝卜等进口。 据台湾《中国时报》15日报道,台“食药署”公布所谓“最新边境食品不合格名单”,多数是来自大陆的产品,包括半年内累计第20批“违规”的调味盒,6项农药超标的茉莉花、农药残留的白萝卜等。“食药署”北区管理局科长陈庆裕称,大陆出口食品容器已多次违规,自今年4月中旬起就针对此类批号采取百分之百逐批查验。“卫生福利部部长”薛瑞元14日还声称,“它就农药超标,你还要让它进来吗?” 国民党党团总召集人曾铭宗认为,台当局公布的时机敏感,担心大陆采取更多的措施。国民党“立委”李德维直言“不要为了报复而报复”,而台方报复对岸是对台湾不利,因为大陆购买台湾的产品居多。台湾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系荣誉教授陈一新15日撰文称,大陆早在2021年就针对进口食品的境外生产企业制定规范,要求各方配合,并非针对台湾,日本因为提早应对,出口大陆产品反而比前一年增加30%。台湾则因“九合一”选举忙成一团,时任“卫福部部长”的陈时中又落跑参选台北市长,造成很多产品因违反大陆规定而不能销售到对岸。这次风波暴露出台方处理两岸关系的一些严重问题。大陆每次禁止台方销售农渔产品到对岸,都有凭有据。而蔡英文当局除了谩骂之外,拿不出任何解决之道。文章称,民进党过去动辄批评ECFA(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)是“糖衣毒药”,但在执政后含住这个“奶嘴”不放。蔡当局还成天担心大陆随时会撤销ECFA,让岛内经济蒙受重大损失。台湾通过ECFA每年从大陆赚进巨额外汇,却经常抨击大陆,还用“抗中保台”挑起两岸矛盾。陈一新直言,“一面拿人好处,一面还要骂人,更无视人民的需要,置人民福祉不顾,不仅失格,也非为政之道”。(环球时报)
|